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诈骗手段,一旦上当基本没人可以逃得脱。一般的电信诈骗都是需要详细的被害人资料,然后通过给被害人打电话的形式进行诈骗,但随着国人反诈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反诈APP的反诈预警,这类传统的电信诈骗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诈骗手段,一旦上当基本没人可以逃得脱。并且这手段不同于一般的电信诈骗,它完美的避过了国家反诈APP的预警监管,以一种合法的手段出现在世间。一般传统的电信诈骗都是主动给被害人打电话,这种新的诈骗手段却是让受害人主动与诈骗分子取得联系,心甘情愿的给诈骗分子转钱,而且还不会报案(当然报案警察也不会管)。传统的电信诈骗分子都是在国外,而这种新的诈骗团伙却是光明正大的在国内。这种新的诈骗手段就是利用合法措施冻结受害人微信,让受害人不得不付出金钱来解冻自己的微信。
![图片[1]-新型诈骗手段出现,一旦上当基本没人可以逃得脱,还不会报案-sorcystyle](https://picx.zhimg.com/v2-c4e48f843eee4ff175e2587a266dc253_1440w.jpg)
大家都知道,微信现在是人们极其重要的社交及支付APP,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一旦出现冻结,将极大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诈骗团伙一旦利用某种手段冻结了受害人的微信,那么基本上受害人就会任人宰割,尤其是当这种手段还会合法的。那么诈骗团伙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先在国内某个鸟不拉屎的十八线小县城成立一家XX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或者XX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在认缴制的情况下可以随便写。
第二步:在网上购买大量的个人信息,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电话号码这三样即可。
第三步:利用买来的个人信息伪造各类借贷合同或债转合同,非常简单,一套模版,换个名字就行,当然合同中必须要有最重要的一条“双方如产生纠纷,由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四步:最重要的一步,利用伪造的借贷合同或债转合同向这个十八线小县城的法院提起诉前保全,要求冻结受害人微信。当然如果这个地方开通了诉前保全网上办理的业务,那就更完美了,连法院都不用去,动动手指就搞定。一般这种不县城的法院不会做太详细的审查,毕竟申请诉前保全是要交钱的嘛,谁会拒绝合法的收入呢(但你要说这里没有猫腻,我是不信滴)。
第五步:当受害人发现自己的微信被冻结了,会非常着急,尤其是看到是司法冻结的时候,就会更加慌张,会马上按照微信的提示给法院打电话。这时法院就会将诈骗公司的电话提供给受害人,让受害人自行与诈骗公司联系协商解决。
第六步:当受害人给诈骗公司打电话后,诈骗公司就会用双方有借贷纠纷,如果想要解冻微信,就必须交纳解冻保证金,这个时候,受害人为了解冻微信,只能按诈骗团伙的要求交纳金额不等的所谓解冻保证金。
在这个诈骗手法中,大家可以看到,诈骗团伙就是利用了诉前保全这一合法手段进行后续的诈骗操作的,这一手法的成功率可以说是100%,并且冻结微信是司法机关做出的,受害人基本不会考虑报警,可以这种诈骗手法安全性极高,但同时危害性也极大。这一诈骗手法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受害人涉及范围广。因为冻结微信只需要法院将执法文书发给微信公司即可,没有地域限制,所以受害人天南海北,也可取证造成困难。
2、严重影响司法机关公信力。诉前保全是指在紧急情况下,法院不立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利会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因此法律赋予利害关系人在起诉前有权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这是一种应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护利害关系人不致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然后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层法院完全忽视了“诉全保全”这一法律规定的立法本意,对“诉前保全”事项的合理性、真实性不进行审查,让诈骗分子利用法律漏洞进行诈骗犯罪,让受害人有苦难言,严重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3、给国家打击电信诈骗增加了难度,破坏国家法治。这种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诈骗行为,完全绕开了国家的电信诈骗监管网络,使之前耗费大量心血筑就的反诈防线形同虚设,而这其中有可能存在的利益勾连,更是对国家法治建设的最大破坏。
那么如果大家遇到了此类诈骗该如何应对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予理会,因为根据法律规定,“诉前保全”时间只有30天,如果申请人没有在30天内提起诉讼,那么保全措施自动解除。因为这类诈骗的借贷合同都是虚假的,他不可能真的去提起诉讼,诈骗分子的目的就是想让你主动联系好骗取你的钱财,所以你只要不理会他,那么30天后你的微信就会恢复正常。除了这种方式你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登录人民法院网上保全系统(网址:https://baoquan.court.gov.cn)进行诉前保全复议申请。
2、登录中国法院网(网址:https://liuyan.chinacourt.org)中的给大法官留言版块,对此“诉前保全”进行投诉。
3、如果你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经办法官是违规办理的“诉前保全”,那么可以登录人民法院违法违纪举办中心(网址:https://jubao.court.gov.cn/home)进行举报。
请大家在工作生活当中一定要擦亮双眼,准确识别各类骗术,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愿天下无诈!
暂无评论内容